數據大戰心理學
別讓認知偏誤趕走財神爺

大家都是從生活經驗中吸取教訓、學習成長,進而能對一切事情變得熟練、提高直覺。
然而,我們都忽略了它帶來的潛在風險——在我們更擁有自信時,更容易忽略警訊並犯錯

有時候這些錯誤不會致命、不會讓我們一敗塗地,例如:開車老手以為距離還夠所以擦撞路邊電線竿;但有時候,這些認知落差卻會讓我們如同溫水煮青蛙,不知不覺就落入致命陷阱中。

網飛的存活是因為百視達的不經意,以為他不會是個重要對手;《Tinder詐騙王》和《創造安娜》中的人們為什麼會被騙?因為大家都覺得詐騙犯不會出現在自己身邊;《矽谷血檢真相報告》中,這位高潛力科學家透過形象塑造,成功讓老謀深算的創投大佬、專門領域老教授落入月暈效應的圈套中。

常常我們會覺得大腦可以幫我們做出好的決策,它判斷消息來源、分析、並總結後告訴我們答案,但我們更應該意識到其實它可能需要更多的協助、工作量被減輕,以作出明智的決定。

以下是幾種營運電商時,常見的認知偏誤:
1. 確認偏誤:看到檔期明星組合銷售量不錯,沾沾自喜(大腦本身喜歡去注意我們認可的資訊,卻會忘記比對當時情況下理想的目標,或者忽略其他不如預期的事件)
2. 後見之明:庫存問題發生時,心想「哎我早就感覺到市場趨勢在走下坡了」(事後的結果會加強我們先前的認知,後知後覺卻相信下次可以先知先覺)
3. 定錨效應:鎖定去年的業績目標乘上成長率,成為本月目標營收,但卻一直看到上個月營收數字三心二意(總是被其他資訊在潛意識層面影響獨立判斷性)
4. 錯誤共識效應:覺得自己的選品很棒,怎麼業績不如預期(人們容易自帶濾鏡,傾向把自己的思維投射到他人身上,推測他人反應)
5. 自立偏誤歸因:成功時因為自己好棒棒,失敗時覺得是環境因素導致(結果的好壞會影響人們對於影響因素的判斷,而喪失辨認機會或危機的時機)
6. 可利用性法則:看到最近好多同業因為某個行銷手法獲得好成績,準備效仿模擬(下意識地以近期體驗高度類似的事件,推估未來發展的結果,卻忽略個別間的條件差異)

以上偏誤,可能讓你因為誤判或干擾而錯失良機。
但是,沒關係不要灰心!不是因為我們的大腦不靈,而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侷限性,這也是為什麼速特博威會推薦使用交易數據分析系統的原因之一。 

將所有交易資訊自動化彙整,即時提供數據統計、指標對比,讓你更輕鬆地透過具體的事實,判斷現狀、發現問題、找出原因,不再被大腦的容量和習慣控制,反過來讓人腦和電腦分工合作,產生縱效!

幫人腦減壓,將數據交給電腦,把決策交給大腦!
有了分析系統、直接看到數據圖表,相信你能如虎添翼!

一樣米養百種人,同數據生千樣情
有些數據對我來說很有價值,對他來說卻不能呈現什麼意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