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. I
人工. 智慧

在這個AI(Aritificial Intelligence)席捲普羅大眾日常生活的時代,所有IT解決方案的提供者都不得不提到AI,勢必要與AI沾上一點關係,所以,我在此也要不免俗套地來分享一下我們對於AI的看法。

AI,大多翻譯為「人工智慧」,簡單來說就是透過電腦程式,透過處理大量數據和訓練辨識數據中的模式,進而取代人類並自動完成特定的任務。過去使用電腦程序的好處,第一、電腦不會累,只要電源持續供應,電腦就會依據程式設定不斷工作,不需要吃飯、休息、下班、睡覺;第二、電腦不會忘記,只要儲存在電腦裡面的資料,在需要時隨時可以取用,不會遺忘;第三、電腦不會錯,當然是指在沒有Bug的情況下,針對數據進行運算的結果都會是正確的;及第四、電腦執行速度快,尤其面對大量數據的複雜運算時,電腦運算的速度是人類難以望其項背。而現在「人工智慧」除了上述的好處,還能取代人類自動執行任務。面對AI這樣的發展,有一部分的人是擔心的,雖然不至於像好萊塢電影或科幻小說中最終導致世界末日,但對於現有的工作是否會被取代是存在焦慮恐懼的。

然而,我一直認為將AI翻譯為「人工『智慧』」就是有點怪,卻又不知道怎麼解釋怪在哪裡。就像我們的解決方案就是透過電腦程式,透過處理大量數據和訓練辨識數據中的模式,進而免除人工作業並可自動完成特定的任務,但我就不認為我們的演算法可以稱得上「智慧」,直到前兩週在Youtube上看了 " 老高與小茉 " 關於「“我”其實根本不存在」的視頻,裡面提到人的意識是由認知能力、情感能力和自由意志所組成,我從中有了一些體悟,進一步解開了我心中為什麼AI不應該被稱為人工智慧的困擾。

認知能力就是我們對外部事物的認知,對事物的構成、性能與他物的關係、發展及基本規律等,如:知覺、記憶、思維等;情感能力就是對外部這些事物,產生了內部的情感,如:喜、怒、哀、樂、害怕、恐懼、厭惡等;而自由意志就是我們主動產生的一些想法,想要去做一些事情,就是在各種可能中進行選擇和決定行動的能力。

以數據分析而言,認知能力是我們對於數據的了解,像數據的來源、收集的方法、代表的意義、如何分類及整理等能力。就系統演算法的範圍之內,我們人類是無法處理超出大腦所能負荷的數據,我們可能無法記住所有的交易資料、我們可能忘記或忽略某些重要資訊、我們可能無法知道某些計算公式;相對地,針對其他不在系統範圍內的數據、資料或資訊,演算法就顯得一無是處,只有我們人類才能結合多種來源的資訊進行分析判斷。就情感能力而言,所有數據在電腦程式的世界裡就是0和1的排列組合,我們的商品和客戶只是電腦中的一筆紀錄,沒有好惡、沒有感覺;然而某個商品可能是我們精心籌劃、費盡心力才推出的,我們可能把它當成我們的小孩,我們對它有感情、有期待,會因為它的表現而感到快樂或悲傷。最後來談自由意志,系統演算法只能將所有的數據透過運算法則計算出結果,並依據之前設定的範圍或條件自動執行,電腦無法自行決定做與不做,一切必須按照程式邏輯進行;我們人類可以依據情境、經驗、感覺、喜好決定做與不做,有時可能是為了某一個特定的理由,有時我們依靠直覺、甚至可能不問任何理由不顧一切去做一件事,我們會擇善固執也會見異思遷、我們有信仰但也可能放棄,我們可以在資訊不充足或是取得額外資訊的情況下採取行動,最重要的是AI不會為其運算的結果肩負任何責任,而我們必須為我們的決定和行動承擔所有的後果

所以,我們解決方案中使用的AI,我不會稱之為人工智慧,只能說是人工認知智能,或是擴增智能(Augmented Intelligence),是用來輔助使用者大規模的自動化收集、清洗、整理數據,並透過演算法進行分析運算以視覺化方式提供決策支援的相關資訊。最終,它必須透過使用者的「智慧」,綜合額外的資訊來源、認知情感因素的影響、在各種可能中進行選擇並承擔決定和行動的結果。單獨的電腦程式不會為我們帶來任何好處,只有「人」去應用它才能發揮其價值。

為什麼要做數據分析?不做會怎樣?
淺談數據分析(二)